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www_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_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_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2000多家外企為何看好蘇州高新區

2025-07-02 10:17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繁華秀美的江蘇蘇州,既是長三角經濟重鎮,也是外商在華投資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在蘇州,有一片約223平方公里的土地,“長”出了2000多家外企。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手抓招商、一手抓營商,持續厚植外資發展沃土,讓外企既感到舒心,又滿懷信心。

今年前5月,蘇州高新區新增外資項目48個,實際使用外資3.3億美元,同比增長16.9%。

反饋不過夜

項目配專班

盛夏時節,易商蘇州新區先進制造產業園內,大貨車沿著盤道開進廠房。一旁的工地上,塔吊矗立,機械運轉,項目建設緊張有序。

“這是三期項目,正在趕工。我們做不動產管理,負責開辟場地,吸引外企投資。最近,跟好幾家外企都談攏了。”易商集團華東區市場部高級總監金震宇介紹。

易商集團也是外資企業,總部位于新加坡。2020年,易商集團在蘇州高新區投資建設了國際化產業園區——易商蘇州新區先進制造產業園。幾年間,產業園已有眾多外企進駐。在規劃圖紙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的多家全球知名企業名列其中。“名單一直在更新,所以用地必須及時跟上。”金震宇說,廠房越建越高,第一期還是2層,第三期已達4層。

相較蓋廠房,更具考驗的是把一家家外企請進來。“蘇州高新區熱心服務、大力幫助,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金震宇說。

2021年底,美國一家生物醫藥企業想在國內找地建廠。易商集團獲知信息后,迅速與該企業展開協商,希望將其引入易商產業園。當雙方與蘇州高新區進行首次三方會議時,美資企業人員打破砂鍋問到底,拋出了一系列疑難困惑,包括公司注冊流程、裝修報批流程、進出口政策、生物醫藥審批政策等。

高新區工作人員立刻行動:技術問題,聯系市場監管、數據等部門的專業人員解疑釋惑;政策問題,則協調招商、海關等部門予以答復。很快,各項問題的權威答復與解決方案就被整理出來,形成英文文件,當晚就發給了美資企業。

接下來的幾次會議,高新區都保持了“反饋不過夜”的效率。最終,美資企業被高新區的真誠和專業打動,決定把工廠建在易商產業園。

在蘇州高新區,困難有求必應,服務按需下單。曾經,一家外企進駐易商產業園后,想新建一些輔助用房。通常,從設計、申請到施工、驗收,周期起碼要1年。但該企業面對特殊壓力,需求尤為緊迫。高新區管委會接到金震宇求助后,從各條線抽調人手,成立項目專班,開辟綠色通道,推動項目進程。在多方努力下,項目僅用時半年即建成。

政府辦事高效、服務周到,讓外企來得放心、待得舒心。金震宇表示:“我們的產業園不愁新伙伴加盟,會越來越熱鬧。”

解決急難事

協同上下游

生產車間里,全新生產線高效運轉,工人們關注著屏幕上的參數變化,產品陸續打包整齊,等待被運往各地。另一邊的實驗室里,研發人員專注于測試、分析和檢驗,爭分奪秒地研發新一代涂料。

“我們算是高新區的老朋友了!”斯塔爾公司大中華區及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陳興軍介紹,公司從荷蘭到蘇州扎根已有20多個年頭,其全資子公司斯塔爾精細涂料(蘇州)有限公司于2004年落戶蘇州高新區。起初,公司每月僅生產幾十噸通用型產品。得益于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目前每月產量1000噸以上,年產值已超10億元。

去年,斯塔爾公司增資擴產,在高新區完成了1.8萬噸技術改造項目的投運,預計將在未來創造可觀的利潤。說起該項目,陳興軍對其中的曲折記憶猶新。原來,當初因為人事變動,出現了交接疏漏,導致多項重要材料遺失。“如果沒法補齊,就拿不下產權證,廠房選址只能另謀出路,損失難以估量。”當時陳興軍十分著急。

關鍵時刻,高新區伸出援手。對接企業后發現,補辦證件涉及的不動產登記、消防、土地證等多項材料,都有缺失。“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也沒有太大把握,但是事關重大,只能硬著頭皮迎難而上。”蘇州滸墅關經開區招商局副局長黃霆坦言。

為此,高新區工作人員扎進檔案館、材料庫等,翻找了橫跨十幾年、摞成一座座“山”的材料。針對個別關鍵材料,高新區還協調了10余個相關部門合作推進。“最終僅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幫我們補齊了手續、辦好了證件。”陳興軍說。

對企業的幫助關懷,既在急難之際,也在日常點滴。斯塔爾一項新產品的研發,也受惠于高新區的牽線搭橋。

淺白色的汽車座椅,耐污性較差,用久了還會泛黃。一家車企想解決這個難題,通過高新區找到了斯塔爾。經由高新區居間撮合,兩家企業實現了關鍵數據聯通共享、技術人員緊密合作。在高效、順暢的協同創新機制下,一款白色抗污皮革不久就被研制出來,無論沾染油漬、咖啡漬或筆痕,都能被擦拭得干凈光潔。

“高新區整合、協同資源,為我們提供了優質的產業生態環境。”陳興軍說,背靠高新區,公司得以同更多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合作,原本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的原材料,如今多半都能在中國本土采購。

服務有專員

證書能互認

今年初,艾崎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在蘇州高新區開工投產。作為國內艾迪精密與日本川崎重工的合作結晶,該公司的落成見證了中外企業聯合攜手,外商投資持續加碼。

公司總經理大西正貴已在蘇州生活了兩年多。當初,受川崎重工派遣,他奔赴蘇州履新,初來乍到,多少感到有些“水土不服”:工作上,遇到問題需要政府協調幫助,卻不知道找誰;生活上,人生地不熟,出門買東西都不認路,大部分時間只能在公司一帶活動。

沒過多久,高新區的工作人員就主動上門對接:“以后,我就是您的服務專員。遇到任何問題和困難,都可以隨時找我。”在服務專員的指引下,大西正貴逐漸摸清了狀況,適應了環境:“高新區為外企人員創造理想的工作、生活環境,這份努力和善意,可以感受得到。”

前陣子,因公司發展需要,大西正貴想要整合更多的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他聯系了服務專員,希望高新區能出面幫忙。

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國際合作,高新區時常舉辦中外企業交流會。大西正貴受邀參加,很快有所收獲:“交流會上,我結識了一些企業家朋友,并找到了合作意向。”

通過走訪調研、組織座談、宣介政策等多種方式,高新區進一步健全外企服務機制,并圍繞外企及其人員發展所需,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幫助。

大西正貴的同事、川崎蘇州公司制造部管理人員孫峰曾到日本總部學習多月,并參加了當地的職業技能考試,獲得了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但一般來說,這種證書國內是不承認的。”孫峰說。

讓孫峰感到意外的是,近年來江蘇已探索開展國(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經過蘇州高新區工作人員的指導,孫峰只需提供簡單的材料,就拿到了國內頒發的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用再參加考試,這不單是省事,也是一種認可和激勵。”孫峰說。

工作之外,高新區也通過舉辦羽毛球賽、美食活動等,進一步豐富外企人員的生活,并創造溝通交流的渠道。如今,大西正貴和同事們已對當地生活圈十分熟悉:“有一名80后的日籍員工,舉家搬到了高新區。在這邊的日料店,我們能嘗到和家鄉一樣正宗的味道。”(記者 王偉健)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扎兰屯市| 贺兰县| 鄄城县| 和平县| 永川市| 通山县| 宜良县| 托克逊县| 新平| 介休市| 左贡县| 白山市| 青龙| 赤水市| 通榆县| 周至县| 讷河市| 桂阳县| 萍乡市| 射洪县| 岗巴县| 平凉市| 迁安市| 莱西市| 蕉岭县| 徐州市| 深圳市| 遵义县| 鄂托克前旗| 大姚县| 获嘉县| 浑源县| 宝鸡市| 乐亭县| 金华市| 汕尾市| 井冈山市| 永靖县| 梧州市|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