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區的綠色答卷——青海省海南州貢獻可持續發展高原經驗
昔日的戈壁荒灘上,全球最大的光伏板“海洋”正悄然孕育綠洲奇跡;奔騰的黃河水畔,科技創新驅動的發展動能日益澎湃;廣袤的草原深處,牧民們正擁抱綠色轉型帶來的新生活……
據悉,2022年7月10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海南州”)成功獲批建設全國第三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中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和西北地區唯一代表,海南州正以“江河源區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探索出一條生態脆弱地區的發展新路徑。
日前,《經濟參考報》記者深入走訪海南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實地調研了示范區在生態保護治理、清潔能源產業與農牧業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等關鍵領域交出的“三年答卷”。
清潔能源:
荒漠中崛起“綠色心臟”
“在平均海拔3200米的高原腹地,我們創造了生態生產生活協同發展的范例。”海南州科技局局長謝康勇表示,這里的故事,是青藏高原對世界的回答,從草場到光伏板,從干熱巖實驗室到各族牧民的笑臉,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正成為展示中國生態文明與民族團結的“金色名片”。
謝康勇對記者介紹,海南州依托全省東部“日”字形、西部“8”字形骨干網架,建成集光伏、光熱、風電、裝備制造、電力基地設施智能化運維為一體的集中連片、統一開發綜合示范園區。初步形成水、風、光、地熱、儲能“五子登科”新格局,實現了由傳統農牧業向以清潔能源為代表的綠色新型產業的重大轉型。
2024年,全州清潔能源完成投資161億元,同比增長21.5%,占全部完成投資的75%,海南州清潔能源并網裝機達到3066萬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州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在荒漠化土地上發展清潔能源,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還推進了生態畜牧業的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光伏羊”模式正是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發展與牧民增收的完美結合。“目前,海南州已在光伏園區建成32個光伏生態牧場和56個集中放牧點,年養殖光伏羊2萬只以上,輻射帶動18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持續增收。”謝康勇說。
“這里平均海拔3200米,日照豐富,曾極度干旱和沙化。沙漠戈壁灘鋪上光伏板后,水分蒸發量減少30%,風速降低50%,植被覆蓋率提高到了80%。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綠草叢生,牛羊得以重返家園。”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派駐下合樂寺村的駐村工作隊員郭文俊說。
生態治理:
黃河源頭的“綠色答卷”
海南州是黃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養區,也是青海省沙化土地分布較廣、治理難度較大的區域之一。“黃河龍羊峽庫區是海南州生態治理的主戰場,每年有大量的沙土涌入龍羊峽水庫,嚴重威脅著水庫的安全運行和下游的生態安全。為了守護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海南州率先實施了黃河龍羊峽庫區林草生態修復綜合治理中央財政支持國土綠化示范試點項目。”謝康勇說。
據海南州科技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進一步提升治理效果,海南州積極引進科研單位參與項目建設。青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師范大學等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在共和、貴南兩縣開展了營造林、防沙治沙等新技術的應用推廣研究,為項目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而貴德縣德拉河流域緩沖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正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實踐。“該項目主要針對河流兩岸農業種植和放牧養殖造成的緩沖帶受損、植被減少、地表裸露、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等問題,以建設生態護坡等方式,進一步改善沿河生態環境,提升河流生態健康水平。”貴德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安怡對記者說。
“在栽植云杉、油松、圓柏等生態林木的基礎上,我們因地制宜栽植梨樹、杏樹等經濟苗木,為各村發展林下經濟、生態旅游夯實環境基礎。”安怡表示,將全面推動德拉河流域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景色美起來。
產業振興:
科技賦能致富新路徑
初夏時節,年均2-4℃的氣溫,賦予海南州“冷產業”的發展稟賦。龍羊峽庫區冷水魚養殖網箱在波光中搖曳。作為亞洲規模領先、國內唯一全年可不間斷穩定供貨的智能化虹鱒魚養殖基地,“龍洋知鮮”已構建起年產量約為1.2萬噸,集養殖、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近年來,海南州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氣候優勢,大力推進高原產業可持續發展,助力當地百姓增收,而龍洋知鮮只是其中的縮影。
“光伏羊”模式讓村集體羊養殖場每年為養殖戶節約養殖成本近120萬元,戶均增收近10萬元;青海宗拉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聯村幫戶”精準幫扶行動戶企結對的形式,累計幫扶脫貧戶49戶151人,幫扶資金達40余萬元;共和縣上塔邁村的光伏光熱智慧畜棚示范基地,不僅解決了高原牧區牦牛藏羊“冬瘦春死亡”的難題,也為牧民提供生活用電,年節約成本3-4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主動順應產業轉型新要求,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四地’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綠色產業體系。同時,加大專精特新和科技‘三型’企業培育力度,幫助企業提升創新主體能力建設,為青藏高原乃至世界同類地區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青海·海南州經驗’。”謝康勇說。